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14节(1 / 2)





  可是,谁想到孙老师会吃这么久的呢?

  “我并不是不听孙老师的话,而是担心孙老师遇到了什么事,或者太忙,就想一起去提醒一下孙老师。算算我们早上到化工厂的时间,,如果现在还不走,可能天黑前就到了不了学校。”鲁盼儿为难地说:“毕竟到了秋天,白天越来越短了呢。”

  胡一民立即反驳道:“孙老师可是老师,什么时候走他一定早想好了,到时间自然来通知我们!”

  鲁盼儿无奈就重新坐下了。

  又过了一会儿,她终于觉得不能再等了,就是现在大家立即出发,也只能勉强赶在晚饭前回去,再拖下去的确会太晚。

  胡一民也许果真没有意识到回去晚了会带来的麻烦,也许他就是铁了心与自己作对。

  不管怎么样,鲁盼儿都不会再等下去。

  她重新进了化工厂的食堂。

  中午时熙熙攘攘,川流不息的食堂里面已经空空荡荡,一个人也没有,桌椅和地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。鲁盼儿一直走到食堂最里面,玻璃窗口后面也只剩下摞成一排排的亮晶晶的铝盆,刚刚穿着白色衣服,戴着白色帽子的师傅们一个也不在,孙老师更是没有踪影。

  鲁盼儿停住了,正为难间,突然听到有人在说话,循声找过去,原来食堂的一侧有几间隔起来的小屋,其中的一间门半开着,就看到孙老师正和刚刚带着大家装煤的同志坐在一张圆桌旁吃饭。

  “老同学,真羡慕你在化工厂工作啊!”孙老师拿起酒杯在老同学的酒杯上碰了一下,“俗话说‘家有三斗粮,不当孩子王。’当老师又穷酸又受气,比起你现在的情况差得远了。”

  鲁盼儿想敲门的手就停了下来,在她的心目中老师都是特别值得尊重的人,从没有想到孙老师竟然会说这样的话,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。

  可是孙老师根本没有发现门口站了一个学生,还在继续说着,“老同学,你现在主管化工厂的后勤,看看能不能帮我调到化工厂工作?”

  “现在想进化工厂的人特别多,不好办哪,”老同学摇了摇头,“其实襄平高中很不错的,毕竟是襄平县唯一的一所高中,就是化工厂的子弟学校也没有高中,每年都要送学生到你们学校读书。”

  “那又有什么用!就说要是没有你们支援,冬天教室里都烧不起炉子,大家的意见都很大。”

  “据我看自从复课之后,学校比先前强多了,有些过去我们上学时的样子了。”

  “你是不知道实际情况啊!”孙老师就说:“学生不好带,尤其是我教的英语班——开学的时候,我向校长申请带俄语班,可是校长就是不同意。”

  “英语班和俄语班又有什么,反正你教的是数学。”

  “这你可就不知道了,”孙老师又喝了杯酒,“襄平是农业县,高中里农村来的孩子特别多,要占三分之二,这些学生们学习非常差,尤其几个偏远公社中学来的,连外语都没学过,又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子,偏偏学校又因为他们没有外语基础,都分到了新开的英语班。”

  “襄平县里唯一开了英语课的襄平一中,又都是县政府、县委、武装部等单位的子弟,家庭条件好,接受过正规的教育,这两拨学生正是两极分化。以前学校每年都会闹出几起农村和县城学生的矛盾,现在又把矛盾最突出的两部分放在一起,你说这样的班能好带吗?”

  “我早跟校长说了,要是我们班的两拨同学打起来,我可不负责任!”

  鲁盼儿很生气,红旗中学是偏远,也没开过外语课,但是自己可在全县考了第一名,杜鹃老师亲口说的,孙老师怎么能说大家学习都不好呢!

  而且,一班二班淘气的男孩子是多了一些,包括鲁跃进在内,但也不至于无法无天吧!

  但是,鲁盼儿还是没有立即冲进去把实情说出来,毕竟孙老师是自己的老师,从小她就懂得要尊重老师。

  不过心里的尊重还是啪地一声打碎了,鲁盼儿刚刚还觉得孙老师一定有什么事,或者因为太忙才没有带大家回校,现在彻底明白了他完全把学生们都忘记了。她果断地敲了敲门,“孙老师,我带同学们先回学校吧。”

  第24章 两个班长

  孙老师身子伏在桌上,迟缓地转过头,“什么?回学校?噢,再等等,我吃完饭再走。”

  “不能再等了,”鲁盼儿坚决地说:“要是再等,回到学校就会天黑了,大家推着煤车,很容易出事故的。”

  孙老师的同学抬起手看看腕上的手表,“哎呀,已经两点多了。”就说:“你们也真应该回去了,路不近呢。”

  孙老师就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,才要走就一个踉跄,同学扶住他,“你这样子怎么能骑车?”

  “我没事,”孙老师说着,却软软地坐回了桌旁,然后趴在桌上,却还在嘀咕着,“再等我一会儿。”

  孙老师的同学无奈地转过头看看鲁盼儿,然后就笑着问:“小同学,你一定是班长吧?”

  鲁盼儿就说:“我是一班的班长。”

  “那这样吧,你先带同学们先回学校,让孙老师再休息一会儿,过一会儿他骑自行车就追上你们了。”

  鲁盼儿点了点头,“那好,我就带同学们先回去了。”

  走出食堂,鲁盼儿先找胡一民,“孙老师让我们先回学校,他过一会儿再走。”

  胡一民用狐疑的目光看着她,“孙老师真这样说的?”

  其实并不是孙老师说的,而是孙老师的同学说的,但是鲁盼儿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,她就说:“我们走吧,不管怎么样,我们都要把煤送回学校。孙老师骑着自行车,很快就能追上我们。”

  胡一民也就迟疑着答应了,“那好吧”

  可是赵剑却不甘心,“为什么孙老师不跟大家说?”

  鲁盼儿心里本来就不痛快,立即就提高声音说:“赵剑,你是一班的同学,今天杜老师特别告诉大家要听我统一安排——现在你不必管为什么孙老师不跟大家说,只要跟着我回学校就行了!”

  赵剑无奈,只得随着鲁盼儿从台阶上走下来,却回头告诉胡一民,“你也是班长,为什么要听她的?”

  胡一民醍醐灌顶一般,立即醒悟了,“我为什么要听你的?我们一班先不走,等孙老师一起回校!”

  两个班长所有的举动都在同学们的注视之下,此时一班已经整队准备向锅炉房走去,而二班却分成了两派,大龙、二龙、鲁跃进等大多数人都站起来说:“我们赶紧跟着一班走吧,再等天就黑了。”

  胡一民和几个县城里的同学们则坚持,“孙老师没让我们走,我们就不能走!”

  许琴已经站在一班的队伍里了,就高声说:“胡一民,你赶紧去问孙老师,别耽误了回学校的时间。”

  胡一民点点头,“我去问孙老师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