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30节(1 / 2)





  吴婶儿说着说着也觉得昩了良心,万红宇个子矮矮的,长相也不好看,比起高挑漂亮的鲁盼儿差得远了——若只是长相差些倒也无所谓,毕竟人家是县委的司机,而鲁盼儿只是九队的民办教师。但是,哪怕是县里最普通的工人到农村找对象都是不得已,多半有什么缺陷,所以万红宇肯定有问题,而且还不小。

  可万局长是农林局的局长,万副书记也正管着吴队长,胡干事求到了自己这里,她只能帮忙。吴婶儿只得硬起心肠,接着鲁盼儿的手说:“小万今年二十五了,也到了结婚的年纪,正好你们挺合适的,就先处对象吧。”

  比起那天的愤怒,今天鲁盼儿倒是冷静多了。虽然吴婶儿、胡干事很可恨,但陈婶儿说得对,与她们吵一架非但没用,反而把事情闹得人人皆知,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外。于是她只淡淡地一笑,“万红宇这么优秀,我肯定配不上他。”

  吴婶儿半天没说出话来。

  胡干事一直瞧着鲁盼儿的神情,见她稳稳地站着,不急不躁,原本七八分的欣赏已经加到了十分,现在一句话就把吴队长媳妇噎得闭了嘴,才知道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农村丫头。

  毕竟是上过高中,又当上班长的,很聪明的小丫头,也无怪红英一直对她十分嫉恨。

  不过呢,一个农家姑娘,又没了父母,在县委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胡干事还是有把握的,自己不至于连个半大孩子都对付不了。

  她半点儿也不生气,反而和蔼地笑了,“我和万局长从红宇小的时候就教育他能干懂事,善良孝顺……当然,人无完人嘛,他也有些小缺点。”

  “不过,我们家只有红宇一个孩子,他爸和我特别用心培养他,中学毕业就送他去了县委,跟着县里的领导们学习。你大概不知道,县委的工作人员,提拔的机会比外面大很多,许多领导干部都是从司机、秘书成长起来的。”

  “所以我们红宇的妻子也不能差——听说你又懂事又能干,我们今天才特别过来,与你见见面,也聊聊心里话。”

  “你嫁了红宇,我们家肯定不能亏待了你,我们家没有女儿,以后就把你当成亲女儿一样。”胡干事搬起手指头,“要解决的事太多了,你的户口要从农村迁到襄平县;工作要从民办

  教师转为正式教师,若是有机会,也调到县委……”

  “咝!”吴婶儿吸了一口冷气,农转非,和民办老师转正,哪一样都了不得,多少人求也求不到,没想到胡干事一口气就全答应了,“你们家对儿媳妇可真好!”

  “那是当然了。”胡干事矜持地一笑,“老万和我都是实心实意想要鲁盼儿做儿媳妇的,正好我们也有能力办,自然要把小辈的前程安排好。”

  这的确是胡干事的真心话,红宇是不可能有好的前途了,因为作风问题被派出所抓住,档案里留下了消除不了的记录,能不被县委车队开除,已经是最好的结果。

  为了避免红宇再犯错误,老万和自己商量,赶紧给他找一个对象结婚。这个对象长得要好,别的条件也不能差,最好能带着红宇走上正途——鲁盼儿恰好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
  他们夫妻不可能管儿子一辈子,所以现在趁着有权有势的时候尽力扶持儿媳妇,只有儿媳妇有本事,红宇将来才会过得好——尽管农转非和民办教师转正差不多是最难办的事,政府控制很严,名额非常少,根本不像自己许诺的那样容易,但他们也一定要办成。

  当然是在鲁盼儿嫁到万家之后。

  吴婶儿就真心觉得鲁盼儿嫁给万红宇不亏了,就赶紧劝道:“盼儿,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?赶紧答应吧。”

  鲁盼儿不可能不被震惊,虽然她从没想过转为城市户口,也没想过转成正式教师,但是她知道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别。

  爸爸成为公社副书记转成国家干部,家里的日子一下就好了起来;她高中后也亲眼看到襄平县比红旗九队不知道繁华多少倍,那里有商店、书店、饭店……人们生活在楼房里,用的是自来水,烧的是煤,听说还有集中供暖……

  在许琴等城里同学的面前,她曾深深地自卑,就是现在也羡慕他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
  但是鲁盼儿却不会被打动。

  虽然城市户口很好,成为正式教师也很难得,但是她不可能出卖自己。

  第49章 吴红定亲

  对着满脸笑容的胡干事和吴婶儿, 鲁盼儿越发冷静, “我不会离开九队嫁人——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, 他们还都小,需要我照顾。”

  胡干事当然知道鲁家父母双亡, 若非如此,她也不敢这样找上来,总要托个媒人探听一下口风,免得被人打出去。

  至于鲁盼儿的几个弟弟妹妹, 她根本没放在心里,自己的目标只是鲁盼儿,其余的人完全无关。胡干事就想起了侄女万红英介绍的情况, “你弟弟也不小了, 等你结婚的时候 , 他正好退学回家参加劳动, 也能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——要我说, 现在他就应该退学了, 农村人识几个字就行了, 读高中有什么用?还不如早些回家挣工分。”

  虽然觉得回农村参加劳动没什么,但鲁盼儿可不觉得自家人只能留在农村, 她一直希望弟弟妹妹们能走向更宽广的世界。更何况, 胡干事的语气也让她不快, “不行, 我是老大,必须负起责任, 把弟弟妹妹们都养大!”

  吴婶儿听着鲁盼儿坚定的语气,就知道事情难办了。

  当初鲁副书记两口子牺牲时,她可是听说鲁盼儿在关键时候站出来,把万老太太和鲁满芬满心的算计一下打乱,就连县里来的周干事,也都被她说服了。才十几岁的孩子,就有这样的本事,吴队长回家也是赞叹不已。

  而且鲁盼儿对自己的几个弟弟妹妹,的确看得比什么都重,她恐怕真不会为了自己的前程扔下鲁家走了。

  看着胡干事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,吴婶儿就赶紧说:“胡干事,你下乡不是来看怎么育秧的吗?不如让小红带你到队部走走?”

  吴红把鲁盼儿找来之后,就坐在一边,此时活泼地笑着说:“我们生产队育秧很有名气的,每年都有别的公社来学……”

  胡干事知道吴队长媳妇要单独劝鲁盼儿,就站起身,“我就是听说红旗九队育秧有名气才来的。小红,我们走吧。”

  送胡干事出了门,吴婶儿便长长地叹了一声气,“鲁盼儿,我一直当你最聪明不过,今天才知道你其实是个傻孩子呢。”

  “你大概不知道吧,你二姑父不但比你二姑大十多岁,脸上还有一道三寸多长的伤疤。但是你奶奶还是把你二姑嫁给了她,还陪了不少嫁妆。你二姑果然也就跟着你二姑父在化工厂吃香喝辣,回到红旗九队趾高气昂的。”

  其实鲁盼儿听过,二姑夫要不是破了相,并不会娶农村姑娘。而且她还知道,也是为此,二姑回娘家时从来不带二姑父,所以她长这么大了从没见过这位亲戚。

  “红卫公社还有一个姑娘嫁给了傻子,就为了城市户口……这是真事,你可以打听一下。”

  鲁盼儿并不怀疑吴婶儿说的话,但自己可不会为了城市户口就答应万家。

  虽然从没想过嫁人的事,但是鲁盼儿却知道,自己若是嫁人,一定要嫁很好的人,两人在一起和和睦睦、开开心心,就像爸妈一样。

  不必说傻子,就是万红宇那样的,自己看着他心里都不舒服,又怎么能过一辈子呢?

  吴婶儿还在继续说着,“正式教师是铁饭碗,民办教师只能算泥饭碗,不说待遇天差地别,只说铁饭碗怎么也摔不破,泥饭碗指不定什么时候碎了,到时候你就重新成了农民,天天下田干活儿。”

  “至于弟弟妹妹们,万家不可能都管。可是如果你的日子过得好,他们也都能跟着借光……”

  鲁盼儿待吴婶儿说完,坚决地摇了摇头,“我还是不同意,谢谢吴婶儿,我要回学校了。”说着快步离开了吴家。

  回到教室,见杨老师正带着学生们读书,便接过课本,“我来吧。”

  杨瑾并没有觉出异样,吴队长不像鲁副书记和陈队长那样对自己十分信任,有什么事找自己商量,队里偶尔有些需要读读写写的事都叫鲁盼儿帮忙——这样也没什么,以鲁盼儿的学识也足够了。而且她本来就是九队的社员,出身贫民,如果能借此遇到好机会,自己也替她高兴。

  九队的的其他社员也同样被瞒过去了,唯有陈婶儿敏感地猜到了胡干事是谁,过几天她又悄悄告诉鲁盼儿,“吴红与万红宇定亲了。”